天龙影院 2021-01-14 15:00:04 娱乐快讯 720阅读
一代巅峰小品王。如今潦倒落平
激流隐退泛归航。富贵荣华梦一场。
今天。所长还和大家聊聊那个曾陪伴我们二十多年的男人。 赵本山。
赵本山从农村孤儿起家。扎根辽北黑土地。深耕喜剧十四年。终于踏上了春晚舞台。
而自1990年一炮而红后。这个来自铁岭小镇的三十岁男人。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
他又是如何步步为营。从一名初露头角的演员。做到了 麾下千余名弟子、名下百亿公司、囊中亿万身家 的一代商贾呢?
这条名利场上的进阶之路。他走了二十年。
而起点。自然是那方春晚的舞台...
一、九年平平意彷徨
1990年。《相亲》走红。
赵本山初登春晚。就博了个满堂彩。
无数东北曲艺演员从中窥到门道。争先恐后奔赴北京。
范伟也是其中一员。
1992年。赵本山给当时名不经传的范伟打电话:
“有个角色要换人。你要不要来试试?”
他连忙赴约。可人还没见到。就被节目组告知:
换不了。回去吧。
1993年。赵本山再次联系范伟。两人排练了《走毛道》。
可惜。 节目被毙。
1994年。赵本山再度邀请范伟。两人精心排练了《儿子大了》
结果。一句轻飘飘的“回去吧”。
一切心血再度打了水漂。
那是赵本山连续22年称霸春晚舞台中。 唯一的一次缺席。
他对此愤愤不平。七年后。以小品主角为名。创作了长篇电视剧《刘老根》。 这是后话。
(电视剧《刘老根》)
1995年。这对宿命搭档终于在台上合了体。
(1995年《牛大叔提干》)
自1995年起。赵本山、范伟连续合作了《牛大叔提干》《三鞭子》《红高粱模特队》。
(1997年《红高粱模特队》)
这三个小品或生动或平实。都揭露了社会现实。向观众讲述道理。
赵本山对这类作品比较反感:
“当观众觉得你在教育人的时候。那是最累的”
连续三年剧本平平。赵本山压力之大可想而知。
终于。1998年。赵本山、范伟、高秀敏首次合作。出演《拜年》。
如宿命般注定要留下经典的铁三角。终于碰撞出了艺术的火花。
(1998年《拜年》)
但这朵花。终究淹没在百舸争流的曲艺洪流之中。
毕竟。 当时的春晚。是赵丽蓉、陈佩斯的天下。
(1996年《打工奇遇》)
赵本山 想成为小品王。还需要一个作品。
一个一锤定音、无出其右的作品。
二、奇招一出终称王
1999年。赵本山中断了和范伟连续四年的合作。
找到了宋丹丹。合作了《昨天今天明天》
这部由何庆魁一夜间写出的剧本。一经出演。爆之又爆。
如屠龙宝刀。甫一出鞘。谁与争锋?
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。其中的经典台词依旧能让人会心一笑:
“改革春风吹满地。中国人民真争气”
“挖社会主义墙脚。薅社会主义羊毛”
“来前儿的火车票谁给报了?”
这个小品不仅为“山丹丹”组合往后十年的合作埋下伏笔。也成为了赵本山从艺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。
十年了。春晚一哥的位子。赵本山终于坐稳了。
也正是那一年。赵丽蓉告别了春晚舞台。
(1999年《如此包装》)
千禧年。赵本山再度携手宋丹丹。出演《钟点工》
这部春晚前十天何庆魁临危受命。一夜间创作而成的剧本。包袱密集、剧情扎实。
(高秀敏 何庆魁)
两人的合作张力十足。赵本山一段台词结束。宋丹丹接着登场。还未开口。就已掌声雷动。
山丹丹组合。才两年就成了金风玉露密不可分的黄金搭档。
又有谁记得当年那个看起来文静、内敛、甚至有些孱弱的范伟呢?
就连赵本山自己。或许也记不真切了吧。
但 命运。终究会让这对宿命双星再度交汇出难掩的光芒。
2000年底。范伟的一个朋友给他讲了件趣事。一个人手骨折了去医院拍片子。医生拿错片子看成了腿骨折。那人就很奇怪。和医生说我觉得我腿没事啊。
医生说真的吗?没事你就走两步。
结果 那人一迈步就摔了。
说者无意。听者有心。范伟听后灵机一动。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剧本。找到了赵本山。
于是有了2001年的《卖拐》
“走两步。没病走两步” 成了当年的流行语。
也就是这两步。让范伟终于走出了名堂。
他不再是观众眼中那个 “给赵本山递话儿的” 。而是和赵本山旗鼓相当的主角。
这个和赵本山连登五年春晚的男人。终于做到能和他平分秋色了。
这才有了之后的卖拐三部曲。
(2005年 《功夫》)
如果说《昨天今天明天》是赵本山小品王之路的地基。那之后的卖拐三部曲就是地基上筑起的大厦。
食髓知味的他。又怎能满足于区区一座大厦。
他将触手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。
论电影。他在张艺谋的《幸福时光》中担纲男主。
为了给他寻找女主。剧组在全国几千名少女中选出了董洁。
论电视剧。由他主演的《刘老根》一经播出。拿下了13.45%的收视率。喜提年度收视亚军。
琼瑶剧够能打了吧。《情深深雨蒙蒙》的收视率也才11.2%。《刘老根》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
三主演更是火的一塌糊涂。高秀敏光是接粉丝来电每月就要花大几千电话费。
范伟更不必说。不管走到哪。都有人叫他一句药匣子。
赵本山趁热打铁。次年推出《刘老根2》。再度拿下年度亚军。这次的冠军是《还珠格格》
春晚舞台上。他风生水起;电视荧屏中。他春风得意;说学逗唱。更是他的拿手好戏。
他的演艺之路可谓是。声名鹊起。
同时。范伟也凭借在电视剧中的出色表现。正式踏入了影视界的大门。
先是出演《手机》。迈进了电影的大门。
(2003年 《手机》)
又是和冯小刚合作《天下无贼》。凭一段几分钟的龙套戏。分走了主角的光辉。
(2004年《天下无贼》)
两人的嫌隙。也就此而生...
三、兄弟反目变参商
参商。指参星与商星。两颗星星在空中 此出彼没。永不相见。
赵本山范伟形影不离的那几年。一定想不到。他们也会有形如参商的一天。
所长在上一篇就说过。范伟一直的心愿就是演戏。尤其是电影。
相声、小品、电视剧。都不过是他曲线救国的权宜之策。
2003年。范伟与冯小刚结识。并接连出演后者两部作品。
2004年。范伟举家离开东北。
赵本山心有不满。但还是替他打点人事关系。把他安置在煤矿文工团。
范伟得以在北京安家落户。
范伟到北京后如鱼得水。开始接戏、拍戏。 赵本山再联系他演出。可谓是推三阻四。难上加难了。
一来二去。赵本山心有愤懑:
“以前我找他。他会把所有的事都推掉。现在他就做不到了”
2005年。范伟和赵本山最后一次同台合作。出演《功夫》
范伟由于过于紧张。一上台就瓢了嘴。
此后。范伟表示不会再参加春晚了:
“直播的压力太大了”
不久后。高秀敏毫无征兆的突然离世。更加速了两人的分崩离析。
那个会在赵本山面前帮范伟说好话的人。在两人心生嫌隙时充作和平鸽的姐姐。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何庆魁更是深受打击:
“秀敏是给人间送欢乐的使者。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!”
此后。 何庆魁再也没给赵本山写过小品。范伟也不再和赵本山同台演出。
再相见。就是在赵本山父亲的葬礼上了。
赵本山不是没有努力过。2006年春晚前夕。他给范伟打电话。 一打就是几天。但总是接不通。
范伟这边的解释是。自己拍戏时会把手机关机。
赵本山对此颇有怨词:
“他刚介入时。春晚都不接受他。是我一直在坚持。”
后来实在联系不上。赵本山就直接派人找到范伟。范伟就给他发信息:
“本山哥。春晚我不想上。对不起”
曾经舞台双子星。终究化作陌路人。
或许。 王不见王。才是最终的结局吧...
范伟。终究是从赵本山的掌中失了控。但五十余名赵家班弟子却依旧是他的忠实信徒。
甭管弟子在外面有多风光。到了赵本山面前。照样要跪下叫声师傅。
他曾在211学府。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山艺术学院。
他的门下弟子。和他演小品的“海燕”。都可出席学术会议。
(STA表演教育论坛)
他收了五十余名徒弟。管理着近千人的公司。为他们规定了严格详尽的规章制度。他有一套自成一格的管理方法:
“要管理。得用钱来约束他”
在这种师徒关系中。他手握着一言定生死的生杀大权。也享受着身在高位的权利与荣耀。
用他自己的话说:
男人必须要霸气。权力必须要霸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