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龙影院 2021-01-26 23:00:08 娱乐快讯 381阅读
文/
在青春文学里。八月长安的“振华三部曲”也算是大IP了。
此前《最好的我们》、《你好。旧时光》、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均曾改编成网剧。
2016年刘昊然、谭松韵版的《最好的我们》。2017年李兰迪、张新成版的《你好。旧时光》口碑都不错。
2019年朱颜曼滋、赵顺然主演的《暗恋橘生淮南》。口碑则相对平庸。
如今。又有根据“振华三部曲”改编的影视剧上新了。
但不是影版。仍旧是剧版。
它就是——
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
星级指数:★★☆☆☆
一句话点评:注入大量工业糖精的“魔改”
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由胡一天、胡冰卿领衔主演。
它与《暗恋橘生淮南》的区别。除了剧名上的细微不同。也只是版本称呼上的不同。
2019年版的叫“网剧版”。2021年的版本叫“电视剧版”。
也即小说作者“一鱼多吃”。把一部小说卖出了不同的版权。
而之后还会有一个电影版。
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虽说是电视剧版。这一次也仍旧是选择网络先播。
同一部小说就有三个版本。既体现出国内哄抢以及过度开发IP的乱象。侧面上也折射出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这部青春小说的影响力。
小说有什么特别之处?
小说讲述的是洛枳对盛淮南持续多年的暗恋故事。
洛枳在自己的世界里演出这场暗恋的独角戏。她既被盛淮南的优秀吸引。又因为父辈的复杂纠葛而嫉恨他。
洛枳一路追随。与盛淮南一同考上了最好的大学。机缘巧合之下。洛枳和盛淮南终于走近。
但他人的从中作梗、洛枳的骄傲、盛淮南的迟疑。俩人若即若离。兜兜转转。
这一场盛大的暗恋会如何收尾?
事实上。描写暗恋的青春文学很多。但八月长安胜在文笔细腻真切。把一个暗恋者的羞涩、自卑、怯懦、痛苦、迷惘。以及暗恋者的自尊、骄傲、明知徒劳的坚持。铺陈得扣人心弦。
可能很多人青春里都有过一个暗恋的人。所以读者也尤其能够理解小说中洛枳的感受。也特别爱这个人物。
再加上青春文学里的大IP。多的是甜宠文。以暗恋为核心的还比较少。所以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受到青睐。
2019年的《暗恋橘生淮南》。由八月长安亲自操刀编剧。
它的优点很明显:尊重原著。主体剧情基本还原小说。
另外一个优点是。由朱颜曼滋饰演的洛枳。贴合原著。
美。并不美得夺目。甚至有时显得普通。
有暗恋的自卑与执拗。却又始终骄傲、理智。
在这份不对等的感情中。她不愿选择屈从与卑微。而是希望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对方跟前。
这份理智与感性交织的矛盾心态。朱颜曼滋的诠释比较到位。
但网剧版的缺点也很明显。
小说中有大量心理描写段落。八月长安未能将它们转化成直观性的戏剧情节。很多都直接省略了。
暗恋的孤独盛大。打了折扣。
更致命的是。男主角盛淮南的选角。远低于读者的预期。
不仅不怎么帅。气质也偏“老成”。
新人演员演技也很生涩。表情动作都规矩、呆板、拘谨。配音更是跳戏。
综合影响下。2019年版及格以上。却离优良仍有距离。
原著党原本期待胡一天、胡冰卿版能够扬长避短。
但现在看来。它的魔改更显夸张。
首先是。人设魔改。
胡冰卿版的洛枳。与小说中的洛枳。几乎是两个人。
胡冰卿倒是把洛枳暗恋时的卑微、怯懦表现出来了。
可惜的是。这一版的洛枳。几乎就只剩下卑微和怯懦了。
洛枳的高傲。不见了。
否则。她怎么可能屡次想直接给盛淮南塞情书呢?怎么会把自己的暗恋搞得好像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?
洛枳的坚强和自尊。不见了。
否则。她怎么会动不动就哭哭啼啼?
洛枳的理性。不见了。
否则。她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种种与盛淮南的幻想中呢?
洛枳的魅力在于。无论多么爱盛淮南。她始终是那个理智、孤独又自尊的洛枳。
胡冰卿版洛枳。就跟流水线里手足无措的“灰姑娘”一样。等待白马王子将她拯救。
胡一天版盛淮南。高大帅气。形象、气质与原著更为贴近。
但胡一天的演法与他此前演过的那种冷面学霸太一致了。
譬如很难察觉出盛淮南与江辰本质上的区别。
胡一天没有诠释出盛淮南“知世故而不世故”的这一重要特点。
其次。剧情魔改。
小说中洛枳与盛淮南高中时期几乎没有交集。
但剧版一开篇的魔改。就让很多原著粉气闷。
学生们正在偷看漫画书。教导主任喝止。学生把漫画书塞进洛枳手里。
洛枳跑。教导主任在后面追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。盛淮南“英雄救美”。拉着洛枳就跑进学校大礼堂。俩人挤在一个拥挤的空间里。
洛枳的心扑通扑通地跳……
这样的开头实在太俗套。
剧情铺垫很多洛枳与盛淮南高中时交集的情节。都是小说里没有的。
这些情节虽然直观凸显了洛枳的暗恋。但它也只是片面展现了洛枳的卑微与无措。
并且。几乎是快把洛枳的暗恋改成了明晃晃的明恋了。
她参加缅甸学生大使的甄选。最后只剩她与盛淮南在角逐。
洛枳怀着满腔希望能够夺得名额。给自己一个坦白心声的理由:我赢了你。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。
这不是在凸显洛枳的孤傲。而是让情节显得很无厘头——洛枳打败盛淮南。然后告诉他:我喜欢你?
大学告白失利后。洛枳独自伤心地在学校的天台墙壁上刻下几个大字:“洛枳爱盛淮南。谁也不知道。”
这本是小说中的华彩桥段。到了剧里又成了“明恋·橘生淮南”。您字写得这么大、这么毫无遮掩。是担心别人不知道吗?
总之。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没有拍出暗恋那份纠结复杂的心境来。而把精力放在了俩人的暧昧与洛枳的“明恋”上。
再则。风格魔改。
2016年的《最好的我们》口碑甚佳。播放量也不俗。其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:在大量注入工业糖精的偶像剧里。它呈现出青春的灰色与残酷。
这其实是八月长安“振华三部曲”的一大魅力:青春里不只有亮色。青春里有愁苦、有风雨。
虽然小说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也不乏一些很狗血的桥段。尤其是父辈之间的纠缠。
但它对青春的书写。是带有现实基因的。比如不同的个体因境遇的悬殊差距。因自卑而逃离。
小说的风格是沉郁的。有欢快。但它也像是偷来的。
《暗恋 ·橘生淮南》也有意还原这一现实感。
问题是。剧方还是忍不住向现在市场主流的“甜宠风”妥协。
画蛇添足地为剧集注入了大量怦然心动的甜宠细节。加入一些工业糖分。
譬如盛淮南对儿时一个小女孩(就是洛枳)念念不忘。这种青梅竹马、一见钟情、久别重逢。是古早韩剧的老梗了。
譬如抓着手跑。
譬如弯下腰系鞋带。
譬如上课时挡住那道光……
这些也成为剧方的一个营销点。
它们在甜宠剧里太常见了。
当它们过分地出现在剧中时。就会出现风格的割裂感。
削弱了暗恋这一情感的无力感。也让一部现实感很强的小说变成了流水线上的“甜虐剧”。
而制作上大量的MV式慢镜头、铺得太满的配乐。以及毫无生活实感的大学校园细节(比如宿舍)。都让这部剧变得悬浮低幼。
如果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是原创剧。那么它是看得下去的“甜虐剧”。只要观众不太较真。
可如果在原著的对比下。它把一部有个性的小说改得面目模糊了。
被原著党纷纷打出差评。是意料之中的事。
想蹭IP的红利。反而遭到原著党的抵制。
这就是IP的反噬。